为什么说 GPT 是无损压缩

上周一从 Tim 处听到一个“暴论”:大语言模型本质上是无损压缩。可惜聊天的时间太短了,Tim 说不完这个理论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冲浪,我也从多个地方找到了这个理论的来源。

首先是 Jack Rae 在 Stanford MLSys 研讨会上的报告 ,他大约用了10分钟时间简短的介绍了 “LLM = Compression” 理论,并且给了一个 “Proof by construction”,即构造了一种使用 LLM 做压缩的方法以证明该理论。不过报告本身讲得很快,后面的提问环节第一个问题就是让他再详细讲讲,本人愚笨,听他详细解释之后还是没有完全get到。

不过 Jack 在报告中提到有一个叫 NNCP 的工作,看完之后的确更容易理解这个数学本质。

一些背景知识

Shannon 祖师爷在信息论中给出了“信息量”的定义,对于一个服从概率分布 $p$ 的离散随机变量 $X$ ,词汇表为 $\mathcal{X}$,我们说 $X$ 的信息量为 $H(X)$ bits,其中 $$ H(X) = -\sum_{x\in\mathcal{X}} p(x) \log_2 p(x). $$ 也就是说,对于一个“事物”,它的本质信息就包含在了它的概率密度 $p(x)$ 中。

我们可以任意假设一个词汇表,比如各种二进制数据都很容易分割成字节,它有0-255共256种可能,我们很容易用 8bit 来表示一个字节。这里其实隐含了一种假设: 0-255 每种字符是均匀分布的,也就是 $$ -\sum_{x\in\mathcal{X}_{256}} \frac{1}{256}\log_2\frac{1}{256}= 8\, \text{bits}, \quad\mathcal{X}_{256} = \{0, 1, \ldots, 255\} $$

不难证明,$H(X)$ 在 $p(x)$为均匀分布时取最大值,当 $X$ 为一个字节时,$H(X_{256})\le 8,\text{bits}$,也就是说,当 $p(x)$ 不是均匀分布时,我们可以用小于 8bit 的编码来表示一个字节。这也就是各种“压缩”算法的理论基础。

如果我们已知一个 $p(x)$,是否能构造一种最优的编码方式,使得编码长度无限逼近 $H(X)$ 呢?一个现成的答案是算术编码。算术编码的科普文很容易找到,这里不再赘述了。我们只需知道:完成算术编码-解码的前提条件是知道随机变量 $X$ 的完整概率分布 $\boldsymbol{p}_{X} = [P(X=0), P(X=1), \ldots]$ 。

如何使用语言模型做压缩

本节内容是对 NNCP 中过于简练的的 Introduction 的解读,也是对 Jack 视频中压缩编解码传输的一个更细致的解释。

假定 Alice 有一个文本数据集 $\mathbb{D} = [x_0, x_1, \ldots, x_N]$ 需要发送给 Bob,他们俩都有很强的计算机,但是他俩之间的传输带宽很低,怎样做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压缩方法,让 Bob 能无损地接收到 $\mathbb{D}$ 呢?

我们构造这样一种方法。Alice 手上有一份 “语言模型的训练代码”,例如 PicoGPT,根据语言模型的定义,它总能输出 “给定前文的情况下,下一个字符的概率分布” $\boldsymbol{q}(x_i|x_{i-1},x_{i-2},\ldots,x_{0}).$ 我们要求这段“训练代码”有以下性质:

  1. 能确定性地输出 $\boldsymbol{q}(x_0)$,即在没有任何前文的情况下,第一个字符的完整概率分布
  2. 不存在“随机性”,只要输入数据相同,它在 Alice 和 Bob 的计算机上要能运行出相同的结果 这两个要求都不难做到,只要认真写代码,并且 Alice 和 Bob 他俩把自己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都事先对齐了就行。

由此,Alice (发送端、编码端) 可以如下完成自己的编码过程:

  1. 以初始状态运行自己的训练代码 $f(\emptyset)$,得到 $\boldsymbol{q}_0$
  2. 用算术编码,根据 $\boldsymbol{q}_0$ 得到第一个字符的编码 $z_0$ 发送给 Bob
  3. 用 $\langle\emptyset, x_0\rangle$ 作为训练样本,对自己的语言模型 $f(\cdot)$ 做一次梯度下降,得到更新后的语言模型 $f_1(\cdot)$
  4. 运行 $f_1([\emptyset, x_0])$,得到 $\boldsymbol{q}_1$
  5. 用算术编码,根据 $\boldsymbol{q}_1$ 得到第二个字符的编码 $z_1$ 发送给 Bob
  6. 用 $\langle[\emptyset, x_0], x_1\rangle$ 作为训练样本,对自己的语言模型 $f(\cdot)$ 再做一次梯度下降,得到更新后的语言模型 $f_2(\cdot)$
  7. 运行 $f_2([\emptyset, x_0, x_1])$,得到 $\boldsymbol{q}_2$
  8. 用算术编码,根据 $\boldsymbol{q}_2$ 得到第二个字符的编码 $z_2$ 发送给 Bob
  9. 不断重复以上过程:每发出一个字符 $x_i$,就用 $\langle[\emptyset, x_0, \ldots, x_{i-1}], x_i\rangle$ 更新一下语言模型,得到 $f_{i+1}(\cdot)$, 再预测出下一个字符的概率密度 $\boldsymbol{q}_{i+1}$, 调用算术编码,将 $z_{i+1}$ 发送给 Bob 直到整个数据集 $\mathbb{D}$ 发送完毕

Bob 如何完成解码呢?

  1. 以初始状态运行自己的训练代码 $f(\emptyset)$,得到 $\boldsymbol{q}_0$
  2. 从 Alice 处收到码字 $z_0$,使用算术编码,根据 $\boldsymbol{q}_0$ 解码得到 $x_0$
  3. 用 $\langle\emptyset, x_0\rangle$ 作为训练样本,对自己的语言模型 $f(\cdot)$ 做一次梯度下降,得到更新后的语言模型 $f_1(\cdot)$
  4. 运行 $f_1([\emptyset, x_0])$,得到 $\boldsymbol{q}_1$
  5. 从 Alice 处收到码字 $z_1$,使用算术编码,根据 $\boldsymbol{q}_1$ 解码得到 $x_1$
  6. 不断重复以上过程: 每解出一个字符 $x_i$,就用 $\langle[\emptyset, x_0, \ldots, x_{i-1}], x_i\rangle$ 更新一下语言模型,得到 $f_{i+1}(\cdot)$,再预测出下一个字符的概率密度 $\boldsymbol{q}_{i+1} = \boldsymbol{q}$ ,从 Alice 处收到 $z_{i+1}$,调用算术编码,解得下一个字符 $x_{i+1}$
  7. 直到整个数据集 $\mathbb{D}$ 解码完成

我们不难发现,在整个“发送-接收”的过程中,Alice 并不需要把语言模型的参数发送给 Bob,他们需要提前共享的只是语言模型的训练代码。

为什么模型越大,压缩率越高

除了训练代码之外,Alice 和 Bob 之间总共发送了多少 bit 的信息呢?由于语言模型不可能完美地拟合数据集的实际概率,我们假定实际概率为 $\boldsymbol{p}_i=\boldsymbol{p}(x_i|x_{i-1},x_{i-2},\ldots,x_{0})$ , 根据算术编码的最优性,可以估算出每个编码字符 $z_i$ 的bit数为

$$ -\sum_{x\in \mathcal{X}} \boldsymbol{p}_{i}\log \boldsymbol{q}_{i} $$

眼力好的同学会惊讶的发现:这可不就是 $\boldsymbol{p},\boldsymbol{q}$ 的交叉熵嘛!

回忆一下类GPT语言模型的训练目标:最小化训练集上实际分布$\boldsymbol{p}$ 和预测分布 $\boldsymbol{q}$ 的交叉熵。巧了,这可不就等价于 “最小化 Alice 和 Bob 之间传输数据 $z_i$ 的长度” 嘛!

我们再对交叉熵做个变形:

$$ \begin{align*} H_{\boldsymbol{p},\boldsymbol{q}}(X) &= -\sum_{x\in \mathcal{X}}\boldsymbol{p}(x)\log \boldsymbol{q}(x) = -E_{\boldsymbol{p}}\log \boldsymbol{q} \\ &= E_{\boldsymbol{p}}\log \frac{1}{\boldsymbol{q}} = E_{\boldsymbol{p}}\log\frac{\boldsymbol{p}}{\boldsymbol{p}\boldsymbol{q}} \\ &=E_{\boldsymbol{p}}\log(\frac{1}{\boldsymbol{p}}\cdot\frac{\boldsymbol{p}}{\boldsymbol{q}}) \\ &={\color{blue}-E_{\boldsymbol{p}}\log{\boldsymbol{p}}} + {\color{red}E_{\boldsymbol{p}}\log\frac{\boldsymbol{p}}{\boldsymbol{q}}} \\ &={\color{blue} H_{\boldsymbol{p}}(X)} + {\color{red} D_{K-L}(\boldsymbol{p}||\boldsymbol{q})} \end{align*} $$

不难发现,蓝色部分正是 $X$ 的熵,也就是最优编码长度;红色部分恰好是 $\boldsymbol{p},\boldsymbol{q}$ 的 K-L 散度,当且仅当 $\boldsymbol{p} = \boldsymbol{q}$ 时 $D_{K-L}(\boldsymbol{p}||\boldsymbol{q}) = 0$ ,换句话说,Alice和Bob共享的语言模型 $f(\cdot)$ 预测出的分布 $\boldsymbol{q}$ 与实际分布 $\boldsymbol{p}$ 越接近,那么他们之间的数据传输长度就越接近最优下限。

所以,并不是“模型越大、压缩率就越高”,而是“模型越强、压缩率就越高”。当然,把模型放大(Scale Up)是一种“增强模型”的有效手段,所以“大模型的压缩率更高”从一般意义上说也是对的。

小结与感想

近两年“大模型”层出不穷,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都会直观地以为:超大的参数量就是把数据集背下来了。包括前段时间有一个很火的文章 《ChatGPT is a blurry JPEG of the web》。然而压缩理论从数学上证明了:

  1. 语言模型是“无损压缩”,而不是“有损压缩”
  2. 大语言模型超大的参数量只是副产物,“压缩”的过程并不需要考虑参数量
  3. 大语言模型的目的,并不是尝试“拟合”训练集,而是无损地找到训练集所代表的本质规律(概率分布),从而可以生成出哪怕在训练集之外的内容

同时,压缩理论也印证了,为什么 BERT 的 “预测中间词” 从最终应用效果上比不上 GPT 系列始终坚持的“预测下一个词”。

本文基本上是我的一份学习笔记,为了真正弄懂它,我把十多年前的信息论课本都翻出来了。做机器学习这么多年,这是第一个让我觉得“感动”的理论:AI 不是神秘学炼丹,而是真正的科学

Jack 的报告中还有更多内容,现在中文网络上也已经有一些解读文章,例如 @xxr3376, @wangguan 的解读。不过我不想定性地给出某种 “压缩即是智能” 这样模糊的描述,待我深入理解一些,能给出精确地数学描述之后再更新吧。

未完待续。